科技快报网

美政界多人在股票暴跌前精准抛售 内幕交易在美公开化

财商
2025
05/24
10:10
2025年5月,美国非营利新闻机构揭露的“美股暴跌前美政界多人精准抛售”事件引发广泛争议。数据显示,包括司法部长帕姆·邦迪、交通部长肖恩·达菲在内的十余名美国政府高官及国会工作人员,在涉及市场重大利空政策发布前精准抛售股票,其交易时机与市场波动高度重合。

抛售时间与政策关联

多名官员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加征全球10%“最低基准关税”前抛售股票,导致半导体、科技板块随后暴跌。例如英伟达因此单季损失55亿美元,特斯拉因成本激增推迟生产计划。

部分官员在利好行业法案通过前买入相关股票,例如清洁能源领域,却在关税实施前抛售零售、制造业股票。

5月21日20年期美债拍卖遇冷(得标利率5.047%,投标倍数创六个月新低),直接引发股债汇“三杀”当日,仍有官员抛售苹果、特斯拉等科技股,后者次日跌幅达2%-7%。

制度漏洞与监管争议

美国《股票法》虽要求官员在45天内披露交易,但2023年修订的《国会知识禁运法案》允许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延迟披露,此次涉事官员均未承认违法。

司法部仅表态“审查交易合规性”,而2025年4月已有议员被曝类似行为却未受追责,显示监管实质性失效。

市场连锁反应

美股自2025年4月累计下跌20%,外国投资者抛售逾4600亿美元美股,标普500指数单日跌幅达1.61%。

比特币市值突破2.15万亿美元、黄金涨至3310美元/盎司,反映资本逃离美元资产避险的趋势。

社会与经济影响

该事件暴露美国政治权力与金融市场深度捆绑的顽疾:官员通过政策制定权获取信息优势,而市场波动加剧普通投资者损失。例如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至AA1后,36万亿美元国债规模引发的利息负担担忧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。尽管部分舆论认为“崩盘”叙事存在夸大成分,但美债拍卖需求持续低迷、6月6.5万亿美元到期债务压力等风险,仍使市场处于脆弱状态。

THE END